由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指导、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开展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发布获奖名单,北京建筑大学策划并全过程组织推进实施的“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因模式创新、成效显著获得居民高度肯定及评审专家一致好评,荣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旨在宣传北京城市更新优秀实践经验,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活动由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推动实施专班指导,北京市委城工办、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规自委提供支持,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具体组织实施,主要征集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以来,该市范围内已完成或阶段性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生改善类、产业升级类、活力提升类及其他等四类城市更新项目。评选共收到来自该市100多家单位推荐和申报的210个报名项目,通过专家初评、网络投票、专家复评和综合复议等环节,并参考责任规划师投票情况,最终评选出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16项、“优秀案例奖”18项。
“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聚焦百姓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畸零地”等消极公共空间,在城六区选取7个典型空间作为试点开展示范改造,通过对社区配套设施、景观环境、无障碍设施、公共艺术、城市家具等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统筹解决社区公共设施缺乏、场地安全隐患大、停车无序、环境脏乱差等“急难愁盼”问题,为居民活动营造了安全舒适、生机活力的场所,为基层党建、社区自治提供了交流平台,将居民家门口的小微空间成功打造为有颜值、有温度、有乡愁的生活乐园。
北京建筑大学从选点确定、征集方案、公众参与、实施方案、集资融资、招标投标、施工过程全程跟踪服务、先行先试,创建两级政府主导、高精尖智库引领、公众全面参与的工作模式,解决存量空间资源高效复合利用难题,营造全龄友好社区环境,推动睦邻友好关系,保留百姓乡愁记忆。项目所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方法和路径,为北京“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改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等工作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工作模式、管理机制、更新改造方法以及社区多元治理路径,也为北京建筑大学在精准服务“三规落地”的过程中培养高质量“三师”人才培养建立了创新范式和实践平台。 (北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