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设计

加快勘察设计行业转型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

去年底,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成功换届。作为中设协新一届的“掌门人”,理事长朱长喜接受媒体采访,畅谈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发展现状以及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他说,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是建设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勘察设计行业受益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行业企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科技投入、专利和专有技术等指标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为我国巨量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高效的服务保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0年底,全国勘察设计企业数量2.4万家,从业人员440万人,营业收入7.2万亿元,利润总额2937.4亿元,科技支出1867.6亿元,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各项指标仍达到较高水平,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勘察设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在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够、传统勘察设计业务增速减缓、高端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人才流失压力有所加大等。新阶段,勘察设计行业要通过转型发展来提升勘察设计行业影响力,发挥好勘察设计行业先导、纽带、引领作用。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智能建造,在建设数字中国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加快绿色转型,大力推动绿色建造,在国家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加快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转型,强化质量管控,在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朱长喜认为,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要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实质和方向,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大力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围绕城市更新、智能建造、“新基建”、数字化转型等前沿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基于BIM、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勘察设计技术方法,深化“产学研设”创新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进先进设计技术的工程应用,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推进行业数字化升级。

二是加快发展绿色设计。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是勘察设计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勘察设计行业要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绿色勘察为基础,以推进绿色设计为龙头,推动绿色建筑行动、建筑产业化行动取得更好成效,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建设形成工程建设绿色产业链,提升城市更新的生态效益,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三是持续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变革。勘察设计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建筑师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要充分发挥新模式的综合优势,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和城市更新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在共建“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进一步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过去我们常讲,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和首要环节。先进合理的设计,对于改建、扩建和新建项目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高效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坚持文化自信,从博大精深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集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和应用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现代勘察设计方法和体系,提升设计的精细化和精准度,在工程建设中有效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勘察设计行业是轻资产、重智力的行业,人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勘察设计行业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以提升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为着力点,加快培养行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尤其要培养一大批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朱长喜表示,2022年,协会将从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业务创新引领、引导会员规范市场行为、推动创新创优、完善企业技术质量服务、加强国际化基础建设、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加强协会党建工作等8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推动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调查研究方面,协会将积极开展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工程勘察设计监管法规制度完善研究等。针对企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开展行业调研,编制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完成《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研究》;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应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修订前期准备研究成果,开展若干专题研究,推进《条例》修订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专题研究、工程勘察设计方与相关方的责权关系专题研究、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制度专题研究等工作。

——在加强业务创新引领方面,协会将研究编制《工程总承包发包指南》建议稿;开展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宣贯活动;面向全行业征集工程总承包典型项目案例等,大力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另外,还将大力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走实走深、开展建筑师负责制试点经验交流等。

——在引导会员规范市场行为方面,协会将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协调各同业协会,将协会诚信评估试点逐步扩大至全行业;推进各细分行业成本要素测算信息发布与更新。

——在推动创新创优方面,完成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工作,针对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范围扩容至覆盖工业能源等领域的18个细分行业,修订完善评选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相关分支机构、协调有关同业协会,完成扩容后的首届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工作。同时,还将组织2022年度“创新杯”BIM应用大赛,筹备召开2022年度行业科技创新大会。

——在完善企业技术质量服务方面,2022年,协会将加强团体标准管理工作,研究编制中设协《工程建设国际标准编写规则》,为企业编制国际标准提供指导;强化勘察设计质量安全工作,组织2022年度QC小组活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推进质量体系分级认证标准的深化应用;协助主管部门完成《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修订;筹备召开全国勘察设计行业2022年度信息化工作会议等。

——在加强国际化基础建设方面,协会将推进与FIDIC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组织开展FIDIC系列合同条件相关交流或培训;召开第四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总结交流国际工程组织实施、风险防控经验。

——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方面,修订完善岗位设计、人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完成城市设计分会筹建;推进任期届满分支机构换届,规范分支机构运行管理;优化会员服务清单,提升会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宣传工作,加强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和两本杂志以及分支机构宣传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申报参加社会组织评估。

——在加强协会党建工作方面,完成协会党支部届中改选;探索推进协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为实现新时代协会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朱长喜表示,为推进“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协会组织起草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四五”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期望“十四五”期间,行业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初步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协同工作模式,创新勘察设计新业态,有效提高生产能效和绿色环保水平,开放、健康、安全的行业信息化生态初见成效。到2025年,大型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部分龙头企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要实现上述信息化工作目标,还有4项主要工作要完成:一是夯实企业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二是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包括推进设计引领的数字化工厂建设;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加强全过程工程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建设;强化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三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包括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构建行业信息化新生态,包括促进国产化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培育行业信息化生态圈;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

为了确保上述工作的完成,协会将从以下7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发挥协会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二是选树标杆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引导创新研发,促进成果转化推广;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六是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复合型领军人才;七是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郝莹 刘红伟)

2022-07-18 ——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7605.html 1 3 加快勘察设计行业转型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