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旗,凝聚磅礴的力量;理想如炬,照亮前行的征程。在中国二十冶建筑工程公司技术质量部,活跃着一批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们在日常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而令人感动的工作,技术干将杨前就是其中之一,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今年56岁的杨前,从普通工人干起,一路做到技术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厂处总工程师、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如今,他已是深基础工程领域专家,被中冶集团授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专家;由他主持完成的多项科技成果多次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2017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工匠”。他用始终如一的精益求精,诠释着“大国工匠”的品质。在“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的契机下,杨前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和工期进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布置,以劳动竞赛促进目标管理和生产任务的完成,确保“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的口号落地、开花、结果。
脚踏实地 责任记心头
杨前精心组织,深入项目、深入施工一线,全面推进落实“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活动,并借此契机全面展开技术质量系统改造,结合公司在建项目,动员全体技术质量人员全面梳理技术质量管理及工程实体中的不足,提高技术质量人员的素质与技能,锻炼新入职员工,为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不仅是一句口号,在我看来,大干一百天就是对工作的合理安排,确保两翻番就是合理进度对降低成本的直接体现。”杨前在技术质量系统工作会议上说。
杨前在开展工作期间,针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通病及突出或较多的技术质量问题,结合集团在编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举一反三,完善公司承担的编制内容,并对其他单位编制的章节提出意见与建议,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操作性。同时根据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框架、砌筑、防水、装配式建筑等专业技术质量难题进行攻关,结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要求力争打造一支具有活力、开拓创新、忠诚担当的技术质量团队。
开拓创新 检查全覆盖
“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思想已深深扎根在杨前的内心。在施工现场,他特别喜欢跑到其他工地上看。其他工地上出了亮点他要看,其他工地上出了问题他也要看。他觉得只有持续改进才能持续提升,有亮点可以让他学习,有问题也可以让他吸取教训,加以改进。正是这种精神始终贯穿着他的职业生涯,使他能够不停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开拓创新。
在“大干一百天,确保两翻番”里,技术质量部团队对目前在建项目管理体系、技术质量资料与工程实体检查实现全覆盖,使公司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匠心锻造 做好传帮带
“工匠精神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基础,工匠不一定掌握高端技术,但高端技术领域定要通过工匠得以实现,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这就是杨前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杨前的父亲也是中国二十冶的老职工,这种奋进的精神传承给了杨前,让他一直都有一种为企业做贡献的情怀。“要做就做到最好”的思想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内心。
在大干一百天期间,杨前以匠心服务企业,成就了工匠梦想,同时把自身的绝技绝活传承下去,做好传帮带,培养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年轻技术人员,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技能,使年轻员工快速成长。在他带出的徒弟中,部分现已担任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关键岗位领导工作。博士生毕业的孙千伟主动到杨前那里请教问题,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杨前总会带着他到现场比对图纸,找错、纠正,让孙千伟将理论基础扎根于实践。德清项目总工小邵表示,杨前会虚心指导基层员工工作,一起加班时还会给他们买晚餐。崔芳,这个90后小姑娘是项目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在师傅的带动下,现已成长为一名做事干练、遇事冷静的业务骨干。
杨前一直教导他们,要着眼于企业、行业、国家建设事业的前进主流,努力学习、创新、提高,以科技为引领,用技术来实现的理念在企业未来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道路上,与公司同仁一起谱写新的篇章。
杨前以身作则,用他的“匠心”带领团队在年尾冲刺,攻坚克难,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为公司储备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管理生力军,培养了后备力量。在五矿集团及中冶集团“大干一百天”的热潮下,杨前正带领团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的朴实厚重中冶精神为项目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陈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