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园林景观行业也积极探索将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各种景观元素的营造,如园林景观桥梁、城市家具、公园椅凳、花箱、树池、隔离带、侧石围挡等。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一体化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直线型结构,使园林景观中柔软的弧线和双曲面设计成为可能,与优美的林冠线、天际线、林缘线三线呼应,优化了整个空间的线条,展现了全新的景观效果。
为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旗下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了智慧建造中心(以下简称绿建智造中心),迄今已在多个项目上进行了成功实践。从前期的量身定制到设计创意,从产品定制到最终施工落地,园林景观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正逐步成为现实。
新材料重塑城市家具
如果把城市当成一个家,那么城市家具便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体现城市精神文化与活力面貌的重要载体。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城市家具建设的数字化手段将改变传统的建造手段,让城市家具真正成为城市空间里集功能性、艺术性和景观性为一体的载体。在绿建公司承建的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上海园里,入口处钢结构石库门的窗花图案,就是通过数字三维点云扫描再进行打印的花卉花瓣造型,完美体现了建党100周年、代表上海且诠释了花博会的理念。在徐家汇商圈的一组街头花箱,通过数字化手段设计,米白色的表面加工成几何渐变纹理,色彩在渐变的凹凸纹理中形成了折射线,现代简约的风格与周边商业氛围和街区文化相吻合,采用纳米新型材料打印模具制造,提升了整个街区的气质和文化质感。
数字化创新景观座椅
数字化手段使异形城市景观座椅在大型绿地、广场等场景中都可以演变应用定向设计、定制生产。将于今年九月开园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是“山水新赋”,本届上海园是迄今园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展园。为了体现上海海派文化特色,园内的多组城市景观家具及小品全部采用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建造,3D打印休憩长椅装置采用背山拟水的形态,线条流畅,造型唯美,与绿植装置景观墙融为一体。每组座椅两侧还呈现出花朵结构,增添了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科技感和一抹俏皮童趣,使人与自然更加贴近。与周边空间里的水景相融相生,如神来之笔惊艳了整个场地。又如绿建智造中心在长宁区延天绿地、风铃绿地内设计打造的14组城市景观座椅小品,通过数字化参数设计,将4根直线条转换成多维的弧线空间曲面的城市景观家具小品,不仅形态美,坐着舒适,还能起到优化景观空间的作用。
高科技营造空间意境
第31届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驿马河生态修复工程(驿马河城市公园二期)是成都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点惠民工程。公园内的杉影湖之上有一座“流云桥”,是迄今全球首座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最大跨度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主体部分长21.58米、宽8米、高2.68米,净重12吨,整体拼装完成后含引桥总长达66.8米,创新采用“分段打印、预制拼装工艺”,以自由灵动的曲线、简洁明快的现代流线笔触描绘“一山连两翼”“两山夹一城”的形状轮廓,营造延绵悠长的空间意境,成为整个空间形态中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在追求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的今天,3D打印技术拓宽了建筑异形模板、园林景观小品、城市家具、艺术装置的思维,为园林景观设计师插上了无限想象的双翼,超大型高分子3D打印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局限,最大程度上释放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同时,先进的快速成型工艺几乎不会产生废材,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体现了先进的制造发展方向。 (金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