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九银十”施工旺季,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多路资金加速投放,多家建筑类央企订单饱满。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基建项目有储备,资金支持有保障,项目落地情况有望改善。随着稳经济接续政策加快出台,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近期,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宁夏,9月9日,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腾格里沙漠3吉瓦新能源基地光伏复合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作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该项目装机总容量300万千瓦,总投资152.5亿元。
在海南,9月9日,海口市举行2022年度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173.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0.5亿元。
在山东,威海市举行三季度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月9日临港区沣润机械、金达房车等17个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23.3亿元,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安徽,9月8日,马鞍山市博望区举行“博望十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103.6亿元。
此外,上海、陕西西安等地近期宣布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以赴赶工忙。数据显示,8月16日至31日,全国开工的重大基建项目有28个,共计总投资3862亿元,包括公路、地铁等,其中4个项目总投资均超400亿元。
专家表示,随着高温天气逐渐消退,前期被动缩短的项目工期恢复正常,各地重点民生项目为按时完成工期出现建设潮,尤其是市政项目陆续开工,对基建需求产生提振作用。
基建项目建设潮有望带动行业景气度提升,“金九银十”传统施工旺季有望呈现旺季更旺情形。业内人士认为,稳投资政策持续加力,各地积极推进“两新一重”等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多路资金加速投放
多路资金正加速投放,驰援重大项目建设。
一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扩容,重大项目资本金得到进一步保障。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表示,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而设立的首批3000亿元运营金融工具,已于8月26日投放完毕,支持重大项目超过900个。
额度扩容的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支持范围,对之前符合条件但因额度限制未投放项目自动纳入支持,以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另一方面,专项债资金支持方向明晰。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70%各地留用,30%中央财政统筹分配并向成熟项目多的地区倾斜。各地要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对于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重点投向,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近日表示,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将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依法用好专项债结存限额两项增量举措,或可弥补1万亿元的资金缺口,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开工。专家表示,在上述增量举措作用下,预计广义财政扩张势头将保持到四季度,支撑基建投资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
在稳投资加码背景下,基建类央企订单饱满。
国盛证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五大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新签基建类合同金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26.4%,三年平均增速为23.2%,远高于整体基建投资增速,说明订单较为充裕。
充足的订单有助于提升行业业绩。专家表示,稳增长政策持续推出,基建项目有望加速落地,叠加企业自身强化内部管控,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今年建筑行业营收、业绩均会有较好表现。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建项目有储备,资金支持有保障,项目落地情况有望改善,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高位甚至创出新高。预计今年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将超10%。
(作者 刘丽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