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营造

六十天“水”与“火”

——中建四局天府国际机场片区机场北线项目七十五米涵洞施工纪实

在河道里施工,雨天连连,洪水泛滥,强烈高温,拉闸限电……中建四局承建的天府国际机场片区机场北线项目部“过三关斩六将”,60天里较量“水深”与“火热”,为后期工程的推进和优质履约打下了坚实基础。

挖运3万多方淤泥 苦煞众人

机场北线道路工程(东段)施工一标段项目(以下简称“机场北线项目”),是四川省重点工程项目。道路总长3683米,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含1180米下穿隧道,两座大桥共527米,路基1975米,10座涵洞共1247米,给排水管线9000米、交安、照明及相关附属工程。

今年5月20日,在完成截流围堰、引流管等相关施工后,75米长的双曲拱涵(2-6米×5米)涵洞开始施工。

项目部组织了7台挖机挖淤泥,高峰期27辆车运输淤泥。只要是晴好天气,项目领导班子夜间带班,现场管理人员组织24小时抢挖抢运。遇到下雨、洪水,因下游排水能力不足,基坑灌满近3万立方米洪水、淤泥,大家就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待雨停后便集中抽排、清淤。基坑施工期间,洪水冲淹近10次,消耗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尽管如此,施工员崔健源乐观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为了把晴天“拉满弓”地使劲干,下雨停工期间,所有机械都要检修,晴天施工不得中途去加油。20天的抢挖抢运中,几十台机械包括抽水机就没有1台在作业时“停摆”,完成了3万多立方米的淤泥清挖清运任务。

拱形支模难 接连走了两拨木工

6月下旬的一天凌晨3时许,涵洞底板钢筋绑扎完毕,通过验收。项目路基工区经理刘正林等现场管理人员疲惫的脸庞露出一丝微笑。“明天可以打混凝土了!”

躺在床上,刘正林欣然入睡。然而,偌大的雷声、风声、雨声,把他从酣睡中惊醒。天麻麻亮时,雨停了。刘正林立马通知相关人员抽水。

1.2米厚的涵洞底板施总算完工。接着开始搭建满堂架、双排脚手架,绑扎、焊接钢筋。而这时候,下游工地排水管道已完全破坏,河水只能经涵洞底板上往下游排,现场面临着“涉水施工”的窘境。没有合适尺码水鞋的刘正林,经常直接穿劳保鞋泡水里穿梭。

6.5米高的涵洞上部分是拱形。拱形支模比起普通的箱涵要难一些。第一拨木工都做了7天,但还是“甩手”不干了,称在“钢筋笼”里支模太热,难度太大,耗时也很长。“这样不如做房建挣的钱多,划不来。”一木工把话说白了。

时隔2天,第二拨木工进场。做了四五天,大部分木工跟第一拨木工几乎一个说法,又走了只剩下几个人。

第三拨木工来了后,先对他们做技术交底,再到施工现场做示范培训,让木工真正明白怎么关模,才节约时间、符合规定。

巧战高温 75米涵洞完美收官

今年8月,四川省创下了61年来连续20多天最强烈高温天气。简阳又创下了成都最高温度43.6摄氏度记录。

刘宁波召集项目管理会议,调整了现场作息时间,上午5时30分至10时,下午17时30分至夜间23时30分。尽管如此,这段时间气温仍然接近35摄氏度,项目从未放松过“送清凉、防中暑”工作。

在限电拉闸期间,项目部就用发电机照明施工。

88天中,下雨、洪水无法施工就占了28天。经过足足60天“水”与“火”的“洗礼”和“烤验”,涵洞施工完美收官,随后业主送来表扬信……(李安心 刘研)

2022-11-10 ——中建四局天府国际机场片区机场北线项目七十五米涵洞施工纪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18831.html 1 3 六十天“水”与“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