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3月6日第6版)
华东地区
上海市
城市建设: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强化主城区中心辐射功能,加快外滩、北外滩、世博前滩等高端商务载体建设,推动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湾等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加快桃浦智创城、虹桥智谷、大零号湾等重点区域建设;全力打造五个新城中心、产业社区、老城社区等示范样板区;加快构建松江枢纽等“一城一枢纽”;加快宝山吴淞和南大地区、金山滨海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新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筹措7.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乡村振兴:建设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推进2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打造10万户“美丽庭院”。
城市治理: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设置优化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完成徐家汇等商圈景观灯光提升改造,建成100个“美丽街区”。改造22个易积水小区、11条道路积水点;新增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8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开工建设52座雨水调蓄池,全面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绿色低碳: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新建公园120座,新增森林4万亩、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
文旅建设: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海段建设,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功能提升,建成开放徐家汇体育公园。
江苏省
城市建设:系统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好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建好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建设,加快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支持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推进城乡互联互通现代水网建设。建设南京江北新区,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乡村振兴:改善10万户农房,创建13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新建200个绿美村庄;实施1.5万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改造600座危桥,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200公里。
城市治理: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
文旅建设: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
浙江省
城市建设:安排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安排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611个,完成年度投资1750亿元。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建五星级文化礼堂500家、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000个、“环浙步道”2500公里。新建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00所;新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000个、城市书房200家、乡村博物馆200家、文化驿站100家。
乡村振兴: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塑乡村空间、乡村功能,创建和美乡村示范县10个、示范带22条;有序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完成整治项目10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万亩以上,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万亩以上。培育30家千万级核心大景区,新增10个示范景区镇、50个金3A景区村。
城市治理: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0个、7500栋;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80个,新改建城市公园200个;新改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00个。更新改造灌溉设施1500座;整治病险山塘450座、病险水库200座;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验点400处。
绿色低碳:加强绿色电源项目建设,核准开工10个项目,加快建设22个项目,建成投产5个项目。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建成美丽海湾4个。
安徽省
城市建设:推动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统筹建设产业研究院20家;推动装配式建筑业产业基地、园区建设;推进软件“一市一园”和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新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500家以上;支持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完善合肥陆港型、芜湖港口型、蚌埠生产服务型等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支持芜湖马鞍山打造江海联运中心,提升铜陵、安庆、池州等港口城市口岸能级;协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建设,启动建设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支持皖北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和县城建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
城市治理:加快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率达80%,整治农村黑臭水体950个。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7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
绿色低碳: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
文旅建设:加快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
企业资质:培育特级资质企业,增强建筑业高端市场设计和施工能力。
福建省
城市建设:建好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厦门科学城、泉州时空科创基地、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和省创新研究院。加快建设福州都市圈,推进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持莆田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支持南平加快全方位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厦漳泉都市圈,支持厦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厦门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城市治理:改造提升2580个老旧小区,积极推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改造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公办幼儿园150所。加强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新增300个长者食堂、5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加快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改善提升重点流域水质,消除县级市建成区60%黑臭水体。
绿色低碳: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构建基本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文旅建设:基本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加快建设福建省美术馆、大数据文物保护平台。
江西省
城市建设:实施省大中型项目3558个,年度投资1.6万亿元左右。实施交通物流枢纽建设行动,支持南昌、赣州、九江、鹰潭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南昌打造“一枢纽四中心”、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抚州建设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协作区、上饶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光伏新能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景德镇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鹰潭打造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萍乡建设高质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赣湘边区域物流分拨集散中心、吉安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和全国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城市治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改造、20万户以上农村户厕改造提升、6000个左右村点整治建设。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60%以上;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7.56万户、城镇棚户区13.2万套;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200所;为1.2万户以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绿色低碳:打造一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支持抚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武功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井冈山创建国家公园;深化抚州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九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文旅建设: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
山东省
城市建设:加快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海尔卡奥斯生态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深化基础设施“七网”行动,包括交通、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航运、水利、能源和新基建等;打造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推进黄河大桥复线桥、综合医疗中心等标志性项目;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各200所以上;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万套。
乡村振兴: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农村自来水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3%;创建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500个。
城市治理: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9.95万户、棚户区8.99万套,更新改造燃气管道900公里;新增50个以上县(市、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保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选择100个镇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抓好200个以上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
绿色低碳: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谋划实施15000个左右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推进鲁北盐碱地滩涂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丁字湾双碳智谷建设。
文旅建设:规划建设沿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新建10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华南地区
广东省
城市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加快深江高铁、广佛环城际等项目建设,做好深圳枢纽西丽站、广州东站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推动佛山三龙湾、惠州大亚湾、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肇庆新区建设;规划建设港深西部铁路、前海口岸;加快广州白云机场三期、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等项目建设。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推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深入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
城市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狠抓重点河库支流、城乡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扩容。
绿色低碳:推进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文旅建设: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打造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深圳歌剧院等文化新地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
空间规划:完成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推进相关专项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城市建设: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500个左右、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铁路、航道码头、机场、水网、能源等项目;加快新基建投资,新建成5G基站2万座以上。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全面铺开枢纽和航道建设。
乡村振兴:新建或改造农村公路6300公里、新增8000个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7%以上;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城市治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07万套、棚户区2230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以上。
绿色低碳:强化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加强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项目示范引领。
文旅建设: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等项目;布局建设一批高品位旅游休闲街区和消费集聚区。
海南省
空间规划:推动制定自贸港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完成所有市县国土空间总规编制。
城市建设:深入开展“产业投资提升年”和“基础设施推进年”活动,力促产业投资比重持续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以上。开工建设中德绿色高端新材料海南示范基地等百亿级项目;加快国际设计岛建设。推动美兰机场三期扩建、三亚新机场、湛海高铁、G98环岛高速大三亚段和海口段扩容、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洋浦疏港高速、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马村港三期等事关全局的重点工程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装配式建筑保持全国领先。新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开工建设省老年医疗中心一期、博鳌研究型医院二期、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建成省公共卫生中心、省妇产科医院;筹集安居房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2万套;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10个,惠及3.8万户。
乡村振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建设运营48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
(未完待续)
(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