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设计

中国民营工程设计企业2021-2022年年度发展报告(下)

(上接2月20日第六版)

关键词五:合作共生

事件:北美有一种会合作的树叫红杉,红杉的根只是浅浅浮在地面上。为什么这样的树能长到30多层楼高呢?原来,红杉是绝对不会独自生长的,一定是生长在红杉林中,一大片的红杉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除非飓风掀起整块地皮,否则无论如何都不能撼动这成千上百的红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每个企业都有不足,合作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这个过程中双方往往都会受益,这也是合作共生、合作共赢的意义。

长江都市通过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通过新建办公楼项目为载体,加强与阿里云在智慧建筑、智慧园区方面的全方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强大平台,实现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营管理的模式,共同构建数字建筑生态圈。

华汇集团以“开放、协同、共享、多赢”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互为主体、互利共生的生态圈。在报告期内,与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中交一公局西南工程公司、开元数智工程咨询集团、浙江天和、烟台市建筑设计院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链合作、区域及国际市场拓展、管理资源、数字化建设等各方面实现强强联合,实现合作共生共赢。

汉森伯盛通过与现有产业园客户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定位最明确、理念最先进、愿景最伟大的产业园开发公司中创集团共同成立中创产业事业部,共同发展共同创新,深入研究国家及地区发布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共同探索未来产业园发展的新模式、新发展的方向以及产业新趋势,共创“中创+汉森”专业领先品牌,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设计4.0版的产业园进军。

经纬设计通过与龙元明筑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双方结合在设计和施工上的各自的技术优势,在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的目标下共同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通过实际案例中的探索和提升,形成成熟的设计和建造体系。

简评:在今年和行业同行交流中,“合作”是企业最频繁提及的词汇,通过合作实现价值链融合、生态共建是大势所趋。合作的首要前提是有一个共赢的心态,即合作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民营设计企业正兼容并蓄、开放共创,与更多业界上下游伙伴通力合作,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技术水平,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作共生、合作共赢,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关键词六:人本驱动

事件:人本是勘察设计行业最基本的特征。在价值链重塑和融合、战略生态化和组织平台化的转型变革趋势下,对人才需求将从单一技术型纵深方向切换到多元复合型横向需求;伴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诉求在发生变化,企业与人才正在形成多样的新型发展关系,从简单雇佣关系演变为市场化、合伙人、平台等多样的关系,这就要求勘察设计企业通过人才机制创新,激发人的价值创造潜能;同时,我们也面对千禧年后新生力量进入社会舞台,他们会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内心傲骄、敏感,希望得到尊重,又不喜欢管束,这对企业打造开放包容、尊重个性、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文化,从管控为主转向自我激发为主,让员工发挥自身驱动力和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奥雅设计认为好的管理应该具备逆势思维,当行业下行、资金链承压时,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优秀人才,是夯实优秀专业人才的机会。近两年企业通过社招、校招等渠道招聘了大量的数字艺术、亲子文旅、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锐创意等复合型人才,还将持续加强在前沿科技、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吸引人才力度,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奥雅以资本为手段打造生态链,也一直在力推主理人计划和内部创业计划,希望给生态链合作伙伴发展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

霍普设计一直致力于不断拓展多样人才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才提供展示自我以及施展拳脚的舞台,通过霍毕特人、燃烧的小姐姐、得道项目经理、核心领军、营销轻学堂、狮狒计划,围绕人员特性、专业技能、岗位职责等,将人才进行划分,同时为不同人才提供不同的培育方案。在关注各类人才发展的同时,更着力于搭建完整的人才建设体系,从人才维度、体系维度、能力维度、文化维度等多维度为人才发展提供底层支持。

华阳国际借百年前的新青年活动,重新定义新青年,连续多年举办新员工集训以及各种炫酷活动,旨在发掘新员工六大核心能力:专业力、责任心、学习力、沟通力、执行力、职业化,为新青年们全方位阐述企业全景及华阳人才观,抓住新生力量,增强新员工归属感,强化了“我们华阳人”的意识。

以上这些企业从人才储备、人才发展体系、新生力量培养、新人才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还有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发展根据环境变换和战略要求持续精进。

济南市政通过梳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人才库、培养后备力量、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宁波房屋院意识到要实现战略目标现有人才储备是个挑战,需要迸发出全新的变革力量,如何穿透层级、激活团队,打破两板块和各子公司间的人才任用壁垒,如何选、育、用、留人才,成为房屋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人才发展体系,对人才实行动态科学管理,为员工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形成“未来可期”的格局和氛围,提升团队的“人力资本价值”。

广西华景城践行“先人后事,先公后私,345薪酬”的用人理念,学习借鉴华为、阿里巴巴等先进企业的人才盘点和团队绩效考核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人才管理体系,同时布局深圳、广州、重庆、上海等人才高密度聚集地,以高薪招揽全国顶尖设计人才,不断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助力公司业务发展。

简评:企无人则止,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在如今数字化、大连接、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人才是勘察设计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民营设计企业应加强优化人才结构,打造人才梯队,完善人才供应链,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形成良好企业文化,共创企业佳绩。

三、大而强VS专而精:民营十大榜单和专业榜单

在今年的十大榜单中,九家皆为去年上榜企业,原多年蝉联榜首的苏交科因企业性质改变不再属于参评范畴,上海天华以其规模优势取而代之、成为榜首。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新上榜企业,是一家大型综合建筑设计服务企业,在工程总包、数字化方面在业内处于领先。

与去年相比,十大的顺序与去年也基本一致。相比2020年,入围本年度十大的民营设计企业,其中有2家企业的工程技术服务收入较上年出现较为可观的增长,涨幅均超过15%,最高涨幅达到24%;有4家工程技术服务收入保持持平或微幅增长,平均增长幅度为2.28%;另有4家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1.88%,主要可能是受到房地产调控及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的影响。整体上看,头部民营企业排名仍然保持延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头部民营设计企业稳健的发展局面,当然我们也观察到在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头部企业的整体增长开始放缓,出现一定的发展压力,这也是工程设计企业普遍遇到的困难,而未来如何增加机会、降本增效、激发潜能继续做大做强也考验着企业的发展智慧。

今年的专项设置做了一些调整,根据投资的市场热点,新增了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产业园设计、办公建筑设计三个产品专项,将旅游规划合并到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不再单独单列,考虑到绿色和BIM作为技术手段将普遍应用于工程设计之中,今年不再单列。纵观今年的专业十强榜单,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蝉联:酒店设计、商业综合体设计、文化建筑设计、体育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给水排水设计、建筑工业化、机电深化设计、室内装饰、工程总包等十个专项的第一分别由启迪设计、悉地国际、长江都市、山水比德、济南市政、深圳华阳、江苏筑森、羿天设计、汉嘉设计等九家公司蝉联,其中悉地国际在商业综合体设计和体育建筑设计两个专项上连续蝉联第一;②大而强:综合实力十大不仅在整体规模上领先,在专项上也体现了很强的实力,例如悉地国际、天华设计分别在17个、15个专项中进入专项前十,所有综合十大都至少在一个专项中进入前三,十三个专项的第一名来自综合十大;③专精:浚源设计、长江都市、羿天设计、江苏筑森、精佳工程分别在医养建筑、文化建筑、室内装饰、机电设计和环境工程名列第一,其中长江都市、羿天设计、江苏筑森已经连续两年在同一专项上保持领先,浚源设计今年在医养建筑设计领域拔得头筹,与长期在该领域的深耕密切相关,精佳工程在农田水利相关的环境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江苏省院、长江都市、江苏筑森、厦门合立道、河南水利分别有超过5个专项进入到专项前十,体现了其在专业设计领域能力;④头部:我们将各个专项十大的1至3名收入总额和8至10名收入总额进行了比较,发现除了商业综合体、住宅建筑、教育建筑、城市更新外,其他专项收入差距都在五倍以上;建筑工业化、体育建筑、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室内装饰、全过程咨询等专项第一名与第二名收入差距都在两倍以上,整体说明专业排名的头部效应依旧。

综上,一部分企业在其擅长的专业领域内攻城略地、持续领跑,一部分民营企业通过重建市场边界,深耕多个专业领域,实现价值创新,塑造自我品牌。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

2023-03-20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335.html 1 3 中国民营工程设计企业2021-2022年年度发展报告(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