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0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为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5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总里程达1.3万公里以上,铁路营运里程力争达到6000公里,在建及运营运输机场总数量达20个,航线数量达到750条,水运航道总里程达到5300公里。建成15万个5G基站,5G用户占比达到60%以上。建成5个干支衔接、辐射力强的国家物流枢纽,10个支撑明显、运转高效的省级物流枢纽,全省冷库容积达700万立方米左右,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将新增蓄水库容23亿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28亿立方米,基本消除云南工程性缺水,基本消除区域性、大面积干旱。
为更好地完成预期目标,《行动方案》在交通、水利、物流、能源等8个方面提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中越、中老泰、中缅瑞丽、中缅清水河、中缅印5条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东连太平洋(北部湾)西至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国际综合交通经济走廊。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大瑞铁路保瑞段建设,建设以昆明为中心、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高铁网。完善“五纵五横一边两环”高速公路主骨架,提升高速公路网络化水平。打造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持续实施丽江、西双版纳、芒市等13个运营支线机场提升改造。
有序推进滇中引水一期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工程建设。谋划建成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改善区域供水结构和提高供水保证率;实施水库扩建扩容工程,最大限度提升水库蓄水库容。将县级行政区域内水库、江河等骨干水源工程连通,形成区域水网,有效解决区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加大灌区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山区小水网工程建设力度,打通农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
此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10个左右辐射能力强、运转高效的省级物流枢纽,加快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还要推动5G在城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连续覆盖,积极引进国家级大数据中心落户云南,打造10个以上云南省行业级大数据中心。 (王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