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副刊

秀水丽景随处有

曹伟明

美人靠是江南建筑的一种文化标志,美人与美景,相映成趣,组成了江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秀水丽景随处有,美人靠上美尽收”。在江南,美人靠不仅是美人才能靠的专利,而是人人都能靠的“每人靠”,它的美观与实用,很招惹宁静且悠闲的人喜欢。

美人靠,原是江南建筑的一个诗意术语,又称“吴王靠”“吴王椅”“飞来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它的靠背弧度弯曲有致,犹如曲水流觞,其优雅曼妙的流线设计合乎人体结构,无论是靠还是坐,都让人十分地舒适与惬意。在江南古镇里,美人靠一般建在回廊或亭阁围栏的临水一侧,除了让人休憩放松之外,更有凌波倒影的美感,成为画中人的景色。

相传美人靠,是春秋时期江南吴王夫差创意发明的。夫差他既有“金戈铁马”的豪气,也有“杏花春雨”的柔情,他为了讨好越国美女西施而精心建造的,后来这一样式,广为人们所喜欢和接受,在江南一带的临河建筑中推而广之,成为江南的经典建筑,古朴实用,美观大方,装点了人们诗意栖居的生活,装饰了江南诗情画意般的梦境。

在江南,人们通常把美人靠,作为聚集的场所,休闲聊天,观花赏景,飞针走线,桃花刺绣……成为美人们手工艺比拼的作坊,昆曲演唱的舞台,谈天说地的“沙龙”,更是一个展才艺和拼逼格的秀场。

“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美人靠也是一座亘古幽幽的风情剧场,曾经上演了多少传奇故事。当年,在青浦小蒸管道昇居住的管家弄的美人靠上,管道昇和赵孟頫演绎了“朱栏倚遍黄昏后”诗书画比赛的文化姻缘,“独自莫凭栏,无限感怀,别时容易见时难”。在美人靠上,赵孟頫和管道昇“你侬我侬”,才子佳人,展现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爱情故事。那管道昇和赵孟頫的缠绵爱情,让美人靠的每一道曲栏增色不少。

上善若水,多少年来,江南人在临水的美人靠上补充智能,迸发智慧,酿造激情,开创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诗意生活。因为,美人靠那富有美感的弧度是从江南缠绵的流水中提炼出来的,简洁美观的造型也仿佛取之于女性杨柳般婀娜的身段。它是江南水性文化在木质器物上的反映,是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美人靠原本是江南人一份意味深长的邀约,它让四面八方的来客驻足休息,领略水乡的满腔热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整个江南少了一份往美人靠上靠一靠的闲情。人们常常步履匆匆,灵魂和身体仿佛分离,难以融为一体,少了一种悠静典雅的气韵,少了一份气闲神定的洒脱。

美,有时候是一种“慢镜头”,是一种“慢动作”。那江南丽人在美人靠上慢吞吞地起身,掖一下衣角,拢一下头发,打量一番行人,然后低头慢悠悠地走街串巷,往往会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有美人靠的江南古镇,总会在老旧的木质建筑中焕发出迷人的美感,它吸引了来自四方美女的驻足留影,把她们如水蛇般的腰肢灵巧地靠过来靠过去。那穿旗袍的女人,美身段加上美人靠,将温柔和玲珑别致书写在江南粼粼的水面上,秀在具有曲线玲珑的美人靠上,是倩影,更是美景。

在江南古镇,人们靠在美人靠上看风景,静静地品味生活显然是一种享受:那水边的房屋倒影,古桥身影随风地摇曳,摇橹船在欸乃声中由远至近,由近至远,打破了水面的宁静。那河中飘动烛光的祈祷水灯,仿佛让人进入了江南的梦境。

尤其在雨天,人们靠在“美人靠”上遐想,可以再现《雨巷》中的诗意情景,看悠长悠长的小巷,追寻那带着忧愁的丁香般的姑娘,守望一场缠绵的爱情,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审美享受啊。

美人靠,这一江南的独特建筑,诗意的文化符号,它临水而立,迎来送往,隐藏于烟笼青瓦的雨巷。每一个在美人靠上休息的人,无论低吟,还是浅唱,都会像当年的西施、管道昇那样,百媚生态。在当今喧嚣的时代,体验一番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慢生活,是每一个人的奢求。“美人靠上靠美人,蛾眉凭间凭蛾眉。”在江南,美人靠之约,不赴也难。

2023-04-24 曹伟明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0779.html 1 3 秀水丽景随处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