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最近几年行业动荡最大的一年。整个行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国际环境动荡不安、新冠疫情反复延宕等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殊为不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9.8%,住宅竣工面积6.253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建筑市场大幅度萎缩、龙头房地产企业纷纷暴雷,老牌建筑施工企业破产重组等情况,让所有建筑从业者不得不再次认真审视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
可以说,建筑行业已经进入了行业发展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速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掌握了行业大部分的资源项目,各地重点项目基本上都是国有建筑企业接手,民营建筑企业只能拿到一些小项目。加之近十年来人口增长较慢,劳动力严重不足、劳务成本提高,建筑材料持续上涨,工程款不到位成常态化等原因,项目的成本大大增加,建筑企业得到的利润效益甚微,民营建筑企业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
身处如此飘摇的行业境况,漯河建工工程有限公司夹缝中更显发展韧劲。该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坚持“标准”管理,坚持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三化融合”,坚持差异化竞争,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深度推进三化融合,促进内生力提升
标准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手段,精细化是根本。首先,漯河建工坚持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杜绝“业务标准不统一、系统无序建设”事件发生。其次,以信息化的手段将其公司内部好的做法好经验进行固化和推广。最后,将包括商务、财务、资金、人力等平台建设分解到位,明晰精细化的具体内容,层层分解目标。通过深度推进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三化融合,完善企业内控,提升效益。漯河建工每年升级《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手册》,使其标准化管理切实可行,落实到位,让标准化管理深入各个项目、各个角落。
二、横向拓展品牌广度,积极推动智慧工地建设
漯河建工积极推动公司各版块、各项目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通过引入广联达劳务实名制系统、环境监测互联网+技术、远程监控互联网+技术、广联达BIM5D、筑集采平台、广联达梦龙物资管理系统、Mindjet资料管理系统,“七流合一”,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建筑行业前沿,全面落实推动智慧型工地。
三、坚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打造建筑行业奢侈品牌,只服务于要求严格的客户”
自成立之初,该公司创始人就创造性提出“打造建筑行业奢侈品牌,只服务于要求严格的客户”的市场经营理念,坚持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立志要做建筑行业的“奔驰”“LV”。
自2014年入驻漯河市场以来,通过长江国际广场项目的顺利运营,漯河建工立足于项目“标准化”运营的战略基本方针,结合标准化、定型化的临建设施与施工工艺,为漯河建筑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施工现场。
历经多年来的经营与努力,该公司的品牌形象,在沙澧河畔愈发响亮。正是因为坚持“打造建筑行业奢侈品牌,只服务于要求严格的客户”的企业经营理念,使其得到了一位又一位合作业主的交口称赞。
同时,漯河建工在延伸公司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坚决不行贿不送礼,是我们的品牌;不向业主要一分不该要的钱,是我们的品牌;业主方所有合理的诉求,我们都积极应许,也是我们的品牌。”
近年考虑到业主单位资金快速回收的需求,为配合业主单位资金回笼工作,漯河建工在拓宽品牌广度,延伸品牌深度的理念上,针对性制定了“高周转”的战略方针。确保业主单位缴纳土地出让金后6个月内回收资金。通过可靠的品牌口碑,过硬的项目质量,为漯河建工的“奢侈品牌”理念,注入了新的价值内涵。
暂时的降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起飞;一瞬的蛰伏是为了重生后蓬勃的发展。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地审慎改革,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当前的行业境况和经济环境已经催生出有利于改革的机遇,时代也已经在督促着企业要抓紧时间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适应行业的调整。对于未来,漯河建工也有着清醒认识与详细规划,该公司计划从转变企业战略,优化经营成本、改革组织架构,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确保改革的实效性、可行性,提高行业的竞争力,使公司更具生命力。
(李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