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设计

创意迸发 成果闪烁 智慧碰撞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之“建”闻

□本报记者 陈雯

编者按:在黄浦江畔错落有致的建筑“方盒”里,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于日前精彩收官。期间汇聚众多建筑设计行业大咖,场内智慧交锋、创意迸发,举办“国际设计百人”峰会、全球“创意城市”设计峰会、未来设计峰会,以及国际建筑设计高峰论坛等诸多建筑领域论坛,21个城市建筑设计作品上榜“上海设计100+”……让我们共同盘点回顾大会“建”闻。

大会选址——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大会选址黄浦滨江船舶馆,有着特殊的意义。150多年前,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就诞生在这里,是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50余年,从一把尺子到数字化造船之路,中国船舶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蕴含的正是设计的强大力量。大会选址于此,让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设计的价值与未来。

场地设计——

可再生,轻介入

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场地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团队负责。大会主入口形象装置设计以“无界之塔”为概念,取义“无界之境中的灯塔”。设计贯彻可持续再生的原则,实现经济、高效的搭建模式,利用场地既有元素,采用轻介入的建构方式,以脚手架构成的“三棱柱”横置于二层桥体之上,10米高的塔身以虚透的边界融于天空,营造出开放融通、生长于场所中的无界之塔。团队在整体场地规划中合理组织场地流线,把控会场氛围营造,以彩绘地贴的形式将大会主视觉地景化,同时兼顾片区划分与路径引导。

主题展区——

展现设计之“动能”

随着技术、城市和产业的不断进化,设计的边界不断扩展,设计作为一种动能从多个维度激发产业的价值,在无形之中激活万象的新生。本次“设计之动能”主题展由华建集团和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联合呈现,上海院参与策划、设计与搭建,集合来自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家居生活、文创IP、智能出行、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百余件作品,其中特设建筑设计板块,展示近年来获得“设计100+”的优秀建筑设计项目,展现最新的建筑设计领域探索与实践。透过这些作品,会发现设计的本体、设计的边界与设计融合发展的各种可能。

展区主视觉装置“设计之构”由上海院原创设计团队负责设计与实施,以现代胶合木和不锈钢材质组合而成,通过AI参数化计算巧妙堆叠出富有韵律美感的木构立方体。人们从外部感受到木材的天然原生感,从内部感受镜面不锈钢材质延伸空间的未来科技感,将部分建筑模型置于其中,隐喻设计之都的聚合效应及由设计带来的聚变。

建筑专展——

讲述城市设计故事

上海的城市建筑是城市的文化载体和精神丰碑,是繁华大都市中的烟火气与浪漫并存。由同济大学发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人民城市|处处有设计”建筑专题展在大会主展区展览。建筑专题展融合学习、体验和探索,从全系谱视角展现多维度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建筑创新实践、历史传承和全球智慧,诠释“城市处处有设计,生活处处有设计”的创新融合发展观。

设计荣誉——

芬兰设计大师约里奥·索特马获“前沿设计创新奖”

9月26日,伴随着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开幕,第二届前沿设计创新奖正式揭晓。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前校长、芬兰阿尔托大学发起人、国际艺术设计联盟创始主席约里奥·索特马教授获颁本届“前沿设计创新奖”的“杰出贡献奖”。

前沿设计创新奖是在上海市政府的指导下,由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承办,面向全球选评的具有前瞻性的、引领性的非营利性国际化设计奖项。“前沿设计创新奖”包括“杰出贡献奖”“年度创新奖”和“未来创新奖”三大奖项。“杰出贡献奖”旨在奖励在设计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创造性地拓展了设计实践、教育或研究界限,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学术创新力的大师级人物。

索特马教授一直致力于开拓世界设计与创新教育的前沿。他早年追随维克多帕帕内克Victor Papanek推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在担任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校长期间,不仅将其打造成为北欧最好的设计学院,还成功地将设计纳入了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他发起创办的芬兰阿尔托大学,是世界跨学科创新教育的标杆。他发起成立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艺术设计领域唯一的全球联盟,为设计教育的国际合作作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

作为一位国际学者,索特马教授也曾担任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副主任和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在上海工作四年,并先后获得上海市白玉兰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以其丰富的设计研究和教育经验,为中国设计教育和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提供教学科研、社会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学术指导。

“上海设计100+”——

21个“服务城市”项目入选

9月28日,2022-2023年度“上海设计100+”在主会场发布。“上海设计100+”起于上海、面向全球,征集、展示、推广各行各业年度优秀设计项目,既是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球设计智慧碰撞、交流、转化、共享的舞台。今年“上海设计100+”获得联合国教科文“创意城市网络”支持,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42个优秀项目申报,经16万+公众线上投票、100位国际国内专家投票,决选出“赋能产业”“时尚生活”“健康生活”“服务城市”“洞见未来”5个组别100个项目。

其中“服务城市”组共入选21个项目,分别是: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建工程、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陇上书店、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新建航站楼及陆侧交通中心工程、上合核心区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北京艺术中心”、上海临港创晶科技中心、非洲开普敦商业综合体BAOBAB CENTER、上海今潮8弄、阿里巴巴达摩院园区、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徐家汇书院(徐汇区图书馆)装修项目、上海中心大厦J酒店室内装修项目、张园地区规划与更新实践、西岸传媒港、苏河湾中心、长空风旅飞行中心、融创藏马山阿朵花屿、“Hello老友”数字公话亭、“城市之光”智慧候车亭。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赋予了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崭新内涵。

北外滩开发办总建筑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俊杰在论坛上阐述了北外滩世界会客厅设计过程中的三大挑战和三大应对策略。规划设计以立体岸线贯通滨江,实现还江于民,营造浦江两岸最佳观景地,最美漫步带;建筑设计以多元更新实现新老共生,延续北外滩城市风貌,在有限场地中实现复合功能;室内设计通过中国故事上海表达,在国际重大会议中,体现中国和上海优秀文化。

人才入库——

第二批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专家聘书颁发

9月26日下午,第二届“国际设计百人峰会”在主会场举行,大会为第二批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专家代表颁发聘书。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华,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艺术总监王敏,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前主席梁志天等13名国内外智库专家代表现场受聘。

作为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上海市经信委委托同济大学牵头组建“上海国际设计百人智库”。这一新型智库以创新设计的优势和特色为引领,通过打造国际设计百人峰会,不仅为上海的设计之都建设构筑了高端咨询力量,而且建立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

行业之声——

《建筑设计上海倡议2023》发布

9月27日,《建筑设计上海倡议2023》在由华建集团主办的“设计无界·共创新生”国际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该倡议集聚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赵元超、郭建祥、桂学文,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马岩松,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监大桥谕,日建设计执行董事·全球设计总部中国区总裁、日建设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钟骁,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曹嘉明,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常务执行董事富永直树等智库专家,积极探讨“城市文脉、新城建设、城市地标、公共空间、绿色智慧”等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该倡议倡导对服务新供给和新业态的设计,强调从产业链的整体视角出发,更加关注产品服务系统对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号召设计师们特别是专注服务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们,主动应对社会发展和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不断拓展服务设计的领域、边界与范畴。

“生态设计、智能建造、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韧性建筑设计、净零能耗设计、生物材料、适老化设计、沉浸式设计、零碳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设计十大趋势”于现场同期揭晓。这十大趋势是基于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专家建议,同时创新应用大数据检索和分析,全网主流搜索引擎端、千余个行业活跃微信公众号开展的大数据检索,累计检索关键词超9000个,搜索量超170万次,最终整合形成的核心成果。

设计之见——

聚焦城市更新、绿色低碳、数智化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下半场,城市更新在“十四五”时期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来自国内外城市更新领域的知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城市更新共创伙伴”应势而生。上海市黄浦区、华建集团等领导嘉宾现场共同见证“城市更新共创伙伴”的成立。

对于备受关注的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发声:城市更新对历史环境而言,就是以“留改拆拼”的再生设计作为推动所在城区活化复兴的建筑触媒和文化驱动力。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首届前沿设计创新奖获得者唐纳德·诺曼坦言,某种程度来说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很难,如何不破坏传统,再生设计的理念需要贯穿其中,以人为本。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强调能源绿色转型是关键举措之一,并呼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城市设计规划是什么,我们为何需要它,如何开发它?德国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施美德强调城市设计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设计图纸,更是对城市未来的精心构想,涵盖了交通、住宅、绿化等方方面面,开发城市设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文因素,倾听市民诉求。

建筑抗震设计是墨守成规依循规范还是要重新审视突破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在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设计创新的约束和禁锢”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将结构目标从“抗震”改为“耐震”、抗震设防目标的顺序要倒转过来等十条建议。国际著名建筑结构工程师和田章强调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震防护措施的至关重要性,倡导以人类友好为出发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共同构筑韧性社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袁烽教授指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启发设计、定制设计、增强设计正在成为设计智能创作的新范式,人机协作下的想象、感知与建造将描绘出人工智能增强设计时代的设计未来图景。

此外,“数学基础算法与设计密不可分,在产品开发与优化过程中,数学科学和设计是决定性因素”“设计将引领机器人在交通、医疗等各领域的应用,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优化居住体验”等多学科观点在大会期间交融碰撞。

在万象更新的时代潮流中,建筑设计正以先锋者的姿态,成为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以设计打造活力城市空间,以设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以设计点亮民众美好生活,是全世界共同的价值追求。

未来蓝图——

“创意城市”设计峰会汇聚全球畅想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类挑战日益突出,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凝聚国际智慧、寻求应对时代挑战新方案,成为全球共识。9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意城市”设计峰会,汇聚了来自德国、法国、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的嘉宾,和北京、深圳、武等十多个国内创意城市代表,共同围绕“设计我们未来之城”主题,共议设计影响力,共话“创意城市网络”新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及活动部主任、“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斯·巴克斯女士发表《“创意城市网络”未来发展之路》主旨演讲,指出到2050年,世界上约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心,这一趋势意味着在未来几年里,地方型政策与倡议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城市及居民将在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引导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着眼未来,“创意城市”网络将加强促进不同城市、不同领域、不同平台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德国柏林市、卡塔尔多哈市、日本旭川市、印度尼西亚万隆市、泰国曼谷市、黑山采蒂涅市、泰国清莱市的七位城市代表围绕产学跨界、关注新生代、共创共语、链接要素、韧性更新、回望历史、展望未来等多个角度,分享各自设计之都的发展思路和重要举措。

鉴于上海在设计领域的创新探索,峰会上发布了“上海设计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新时代设计语境下设计推动城市创新的基本框架,为全球设计之都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这也是去年首届峰会上发起《共同推进全球一流“设计之都”建设上海倡议》后,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另一项重要成果。

2023-10-16 陈雯 □本报记者 陈雯 创意迸发 成果闪烁 智慧碰撞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875.html 1 3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之“建”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