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设计

人民城市 规划赋能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观点集锦

近日举行的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分享了精彩的报告,从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无障碍法、建筑品质、实景三维中国、规划担当、城市规画、大国大城、规划需求与实践、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阐述了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城市。第一,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城市为什么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能力这一问题,彭福伟指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承载能力是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城市功能向生产生活多元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城市间分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第二,针对建设高品质生活,城市需要重点提升哪些城市公共服务能力问题,彭福伟指出,随着社会风险挑战增多,城市发展韧性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群众生活方式深刻转变,城市休闲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城市老龄化问题凸显,城市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第三,关于新时代新阶段如何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问题,彭福伟强调要着重做好补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加强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系统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效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等四方面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庄惟敏阐述了城市总建筑师制度的形成背景和当前最新政策指示。通过对比中外建筑师制度、行业监管制度、政府角色等,他提出借鉴国际通行建筑师职责范围,由建筑师代表业主进行建造合同管理、简化许可和报批制度,负责建筑过程的全流程设计、形成清晰的责任链条,确保设计意图的最终实现。他提出以下建议:建筑师负责制方面,由设计师代表单位签发指令和认可工程,负责全过程咨询设计;监理制度方面,由建筑师团队代理监理模式;招投标制度方面,建筑师主持招标工作,授权负责建筑师对招标结果的“一票否决”制;工程验收与质量保修制度方面,由建筑师负责组织批准工程验收,签发缺陷责任证书;合规报建制度方面,授权建筑师负责合规报建工作,设计及图纸责任回归建筑师本人;执业制度方面,补充或者增设注册建筑师具体执业范围,并破除传统双轨责任制;准入制度方面,投保建筑师个人执业保险作为负责建筑师的准入门槛。由此,建筑师的职能将由单纯的设计拓展到管理与决策过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从中央要求、地方诉求和专业追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的使命担当。他强调,城市规划要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国家规划体系,推动各类规划统筹协同、分工协作,共同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城市规划应回归本质,研究真问题、回应真需求、创造真价值、保障真落地。当前地方压力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模式待转型。此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城市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突出,城市老化造成运行风险增高以及城市分化带来差异化挑战。杨保军指出,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建立科学思维;谋划发展动力,寻求改革、科技、文化等新动力;加强政策导向,积累试点经验,使城市设计在城市更新中起到关键作用;营建全龄友好设施,凸显文化特色,创建绿色低碳街区和设施;让智慧赋能,构建多元智慧应用场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武廷海阐述了人居空间尺度与标志性工具演变、公元前1000年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180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城市化水平比较三个方面的现有研究。他指出中国古代很少使用“规划”一词,多使用更为广义的“规画”,表达多尺度体型环境的创造,更加直观地体现出城市作为中国式人居的鲜明特色。武廷海从区域尺度、地区尺度和城市尺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关于古代城市规画的研究发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赵燕菁指出,基于GDP捕获、建安税收、改善城市“形象”、避开财政“硬约束”等原因,目前地方政府仍然积极推动“增容”式城市更新。以深圳、广州、昆明一些城中村改造中所出现的不合理局面和困境,可见“增容”式城市更新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他强调,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应该坚持正确的城市更新路径,借鉴喀什等城市的更新模式,积极引入原住民资产负债表,转向自主更新模式,避开城市更新的财务陷阱。他表示,中国城市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所有城市都将面对残酷的淘汰赛,城市更新的财务陷阱是最关键一跳。少数转型成功的城市将实现鲤鱼跃龙门,而多数转型失败的城市将淘汰出局。他指出,转型意味着从资产负债表转向收支平衡表。城市更新不应再是靠固投拉动的“花钱的增长”,而应是靠税收拉动的“挣钱的增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23-10-1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观点集锦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2877.html 1 3 人民城市 规划赋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