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上海植物园秋季园艺文化展暨北区试开放仪式在上海植物园举行,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等领导出席仪式。上海建工园林集团(以下简称园林集团)历时3年设计施工一体化打造的上海植物园北区改扩建项目,为市民再添一处“好看又好玩”的出游选择。
上海植物园北区改扩建工程由园林集团旗下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绿建公司承建,建设面积22.24万平方米,总体设计定位为“上海大花园”,以“精致园艺”为特色。通过打造花园环游径、自然探索环、雨洪净洄环和花丘、花溪、花岛、花廊、花桥五种演绎方式,提供沉浸式自然生境体验,重塑人与自然的情感。
在北区设计过程中,对比上海已有公园绿地的功能特色,筛选出一批目前上海公园绿地系统中相对少见甚至空白的专科专属植物类群,共打造4个季节花卉园、8个主题花园及2种新的温室生境,以珍稀濒危植物、乡土植物和特色观赏植物保育与展示为重点,实现错位发展。
4个季节花卉园分区展现春夏秋冬四景特色的新优木本花卉,并对珍稀濒危的乡土树种进行就地保护。
8个主题花园中,苔藓园、地中海花园填补了国内相关专类展示空白,球宿根花园、观赏草园、岩生植物园是精致园艺的核心展示区域,鸢尾园、藤蔓园、山茶园是科研成果与主题花园的结合。共计收集展示2400种(含品种)植物。
2个展览温室弥补了上海冷凉温室的空白,定位川渝和华南区域海拔500-2000米亚高山生境营造。结合上海植物园科研优势,为高山杜鹃、云南山茶、苦苣苔以及其伴生的珍稀濒危植物提供迁地保护的生境。
整体园区建设过程在土壤改良、大规格乔木保护、环保材料应用、景观水环境优化等方面实现特色创新。同时,以植物多样性的理念为指导,进行特有的植物生境(苔藓、喀斯特地貌、亚高山植物、两栖动物栖息地)展示、植物生长空间的规划、乡土植物的保有量提升与濒危品种收集,为植物园专业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北区试开放同日启动的2023上海植物园秋季园艺文化展以“迈步征程,逐梦金秋”为主题,通过“上植寻秋游园会”“上植迁地保护科普展”“盆景盆器展”“自然笔记大赛优秀作品展”“花漾生活市集”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彰显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和大自然的斑斓秋色,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游园体验。
(通讯员 缪珊珊 金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