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数智引领,探索城市发展新未来

第十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在沪召开

本报讯(记者 徐敏)12月21日-22日,由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第十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IFUS 2023)在上海召开。

本届大会以“地下空间——城市发展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城市地下空间前沿理论、智能化应用、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陈湘生、杨华勇、朱合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袁勇,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于宁,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等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与300多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业界代表共同开启了一场全球地下空间领域的巅峰对话。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本届大会报告围绕着“智能”“韧性”等关键词探讨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开幕式上,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通通道和基础设施,而是逐渐演变成多功能、智能化的立体空间网络。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管理协调难、风险管控更加困难等。因此,探索研究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和特点的地下空间行业规范和技术体系,对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质量至关重要。

刘千伟介绍,上海地下空间的建造技术、施工技术、环境质量保障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地下空间建设综合技术及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随着时间的应用不断提升发展,并实施了轨道交通、郊环隧道、北横通道、苏州河深隧工程等地下工程建设,以及大虹桥等一批地下空间综合体开发和张园等城市更新一系列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不断探索和实践安全、高效、紧凑、和谐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主旨报告环节,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描述砖瓦、钢材、混凝土等三次土木工程飞跃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土木工程第四次飞跃情况,为地下空间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中,隧道掘进装备发挥着重要作用,杨华勇院士从智能设计、智能感知、智能操控和智能运维等四方面展示了团队在智能掘进装备关键技术方面的探索和进展。陈湘生院士从智能岩土工程发展角度提出数智土木工程的概念,指出数智土木工程将引领土木工程下一次重大飞跃。周迎新院士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是复杂的系统,气候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薄弱,地下空间可以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韧性。面向未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升祥分享了城市深地空间开发的需求与挑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卫东分享了软土基坑超深数字化装配式新技术与应用。

地下空间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大会报告还涵盖了工程建设、规划管理、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人因工程等多个方面内容,并聚焦了上海、广州、成都等多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特色,分享了各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此外,大会同期还安排了丰富的交流展示活动,生动展示地下空间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创新成果。

2023-12-28 徐敏 数智引领,探索城市发展新未来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3707.html 1 3 第十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在沪召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