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现场,工程建设行业的23个专业45家中国建造品牌企业发布。荣获中国建造品牌“市政工程品牌企业”荣誉称号的北京建工市政路桥亮相中国建造品牌展区,展示了北京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基础设施工程、北京大兴新机场轨道及高速工程等品牌项目。活动间隙,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副总经理郭小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如何看待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郭小路:作为一家拥有75年历史的“老牌”国企,我们建造了新中国第一根旗杆、北京首条地铁、第一条高速、第一条综合管廊、第一座立交桥、第一个水厂及垃圾填埋场等城市建设史上诸多“第一”,承担了各项重点保障任务,三元桥“整体置换”刷新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历代市政路桥人用实际行动打造了企业品牌,践行了国企使命。我们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继续做好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记者:近年来北京建工市政路桥推动设计咨询、工程建设、绿色建材三大主业转型发展、延伸发展。请详细说下取得的成果。
郭小路:设计咨询方面,北京建工市政路桥拥有两个甲级资质。完成不同等级的公路、城市道路勘察设计3000多公里,大中桥梁1000多座,隧道40多座。工程建设方面,先后承建国内外城市道路和公路主干线1万多公里,桥梁1000多座,地铁车站50余座,地铁里程超200公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大型场站工程60余座,铺设综合管线2.3万余公里。绿色建材方面,研发了特种沥青混合料、特种混凝土、高性能灌浆料等。
记者:北京建工市政路桥一直通过科创研究为城市发展赋能。请介绍下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郭小路:聚焦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韧性化方向,北京建工市政路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了道路数字化设计平台,基础设施智能养护、渗漏协同治理体系,路轨共构建造关键技术、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等核心技术。拥有博士后实践基地、全日制硕士点以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交通部研发中心等尖端资源。
记者:北京建工市政路桥是第一批参与北京“23·7”极端强降雨抢修的企业,并在灾后积极参与重建。如今,这些工程进展如何?
郭小路:我们发挥企业全产业链优势,在设计、施工、建材供应等方面,多维度助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对受损桥梁的主梁外形进行优化,创造性地引入菱形设计,可以削弱洪水冲击,桥梁的盖梁端头也设计成了“船头”造型,分流漂流物的同时还可以阻挡大型漂流物对梁体撞击,提高安全性。参与建设的涞宝路、贾金路等道路工程主体结构已基本建成,预计5月底可以实现竣工。
记者:请介绍一下北京建工市政路桥的未来发展布局。
郭小路:未来,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坚定不移地沿着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韧性化的方向迈进,全面布局隧道及地下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更新、新型及低碳材料、建造工业化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等方面,以推动全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和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 (记者 胡婧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