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住建部通报二O二三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

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行为占比近四分之三

本报讯 5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共排查出建筑工程施工违法违规行为8173项次。其中,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6126项次,占比达74.9%。

据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共排查项目314619个次,涉及建设单位244128家次、施工企业275049家次。

共排查出建筑工程施工违法违规行为8173项次。其中,违法发包行为583项次,占比7.1%;转包行为464项次,占比5.7%;违法分包行为830项次,占比10.2%;资质挂靠行为170项次,占比2.1%;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6126项次,占比74.9%。

共查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建设单位2585家次、施工企业5994家次。其中,建设单位存在违法发包行为的572家次,存在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其他违法行为的2013家次;施工企业存在转包行为的492家次,存在违法分包行为的848家次,存在挂靠行为的133家次,存在出借资质行为的112家次,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4409家次。

对前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涉事企业和人员,分别采取停业整顿、吊销资质、限制投标资格等行政处罚或行政管理措施。

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企业201家,吊销资质的企业7家,限制投标资格的企业108家,给予通报批评、信用惩戒等处理的企业1930家;责令停止执业21人,给予通报批评等处理1670人;没收违法所得总额1161.6万元(含个人违法所得20.52万元),罚款总额61141.89万元(含个人罚款3804.08万元)。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要求,接下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以及未批先建、围标串标、超资质承揽工程、任意压缩合理工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严管重罚”,依法严惩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总结典型案例,综合运用公开曝光、警示约谈、情况通报、经济处罚、限制招投标、吊销资质资格等手段,保持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实现查处一批、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本报综合报道)

2024-05-23 住建部通报二O二三年度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5201.html 1 3 未领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等行为占比近四分之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