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今)积极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强化街区方案设计和评审;加快实施市政市容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重点加强“19+15”重要通道及两侧楼宇外立面整治;大力推进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上海将进一步对标对表,确保高效完成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推动上海城市管理品质再提升。这是记者从8月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讯息。
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涉及14项重点任务,包括“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施工组织管理、地下空间和各类管线管理等,分别嵌入到“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中。
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城市面貌不断改善。主要包括:
一是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以延安路高架等9条高架、高速和虹桥路等4条重要地面道路及两侧可视范围为重点,实施全面整治;聚焦外立面色彩等内容,开展建筑设计,整治提升218处楼宇外立面;新增绿地面积500多万平方米;完成116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
二是绿化景观更具魅力。围绕市级核心区域以及其他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综合提升绿化景观,布置花坛花境21.9万平方米、主题绿化景点88个;“以璀璨浦江,魅力上海”为主题,提升黄浦江夜景,完成4座跨江大桥、两岸388栋重要建筑、16座码头、近20公里岸线的景观照明新改建。
三是配套工程保质保量。完成20项进博会配套项目建设;完成50余条、180余公里道路路面整修;打通11条区区对接道路;完成慢行交通设施改善项目21个,完善人行道110公里。
四是整体面貌普遍提升。“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完成1.02万条劣V类中小河道整治;完成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2820万平方米、里弄房屋修缮改造137万平方米、一般损坏旧住房隐患处置841.5万平方米;建成23个市级示范“美丽乡村”。
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对标对表,确保高效完成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各项目标任务,成功创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性“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全力推动上海城市管理品质再提升。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全面贯标,狠抓新规落实。全面推行《市政道路建设及整治工程全要素技术规定》等新标准、新规范,推进常态长效管理。进一步落实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责任,严格执行文明施工升级版。
二是智慧引领,提升管理水平。基于覆盖市、区、街镇三级的城市网格化信息系统,整合该市城乡建设等70多个业务系统的既有数据,打通横向部门,贯通纵向层级的总目标,全面升级市、区网格化管理平台。
三是保质保量,落实各项任务。积极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强化街区方案设计和评审。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做减法”就是要在整治过程中,必须坚决去除无序设置的各类缆线等设施;“全要素”就是要把道路等要素系统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就是支持区、尤其是街镇层面将分属不同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更好发挥整体效应。)要求,加快实施市政市容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重点加强“19+15”重要通道及两侧楼宇外立面整治,大力推进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
四是全力攻坚,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明确责任,分类处置。推进重点区域、重要建筑外立面的专项整治。完善依法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房屋使用安全等常态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