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行业之声

智汇浦江二十载 筑梦行业谱新篇

上海工程咨询业书写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建设答卷

​——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记者 时永庆

编者按:从最初97名咨询工程师(投资)到如今5416名行业精英,从服务单一项目到深度嵌入城市发展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这个伴随上海二十年腾飞的“智力引擎”,近日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先评估,后决策”,这一工程咨询的金科玉律,在上海过去二十年的重大规划与建设中,避免了无数潜在风险,优化了万亿投资。其背后,离不开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二十年如一日的深耕与引领。值此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记者深入探访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解读其如何凝聚行业力量,从规范筑基到智库赋能,从人才培育到对标国际先进理念,推动上海工程咨询业跻身全国前列,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导力量”。

规范筑基:筑牢行业发展底盘

成立之初,面对工程咨询行业领域宽泛、资源禀赋分散的挑战,协会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内部治理架构,同步扛起行业规范大旗。通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攻关行业课题、制定服务标准、构建自律体系,协会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行业从“各自为战”走向“协同有序”。

与此同时,协会承接业务主管部门委托,扎实推进工程咨询单位资格、个人资格以及后续的资信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让行业准入有标尺、执业行为有规范。二十年来,这套制度保障不仅守护了行业健康发展,更成为上海工程咨询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伴随着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协会也成长为5A级社会组织。

智库赋能:嵌入城市发展脉络

“先评估、后决策”是工程咨询业的核心价值所在。二十年来,协会始终引导行业聚焦政府重大决策与社会投资需求,让专业智力深度嵌入上海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到重大工程项目前期论证,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全过程咨询服务,上海咨询工程师的智慧印记遍布黄浦江两岸。无论是推动精准投资、有效投资,还是助力国家战略在沪落地,协会带领行业持续释放“前期咨询引领全过程咨询”的效能,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社会投资的“把关人”。

创新驱动:树立行业发展标杆

在行业发展赛道上,上海工程咨询业始终是“排头兵”。这背后,协会的前瞻性布局功不可没:作为全国地方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中唯一制定“十三五”“十四五”地方行业发展规划的单位,它为行业发展画出清晰蓝图;受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委托起草全国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将上海经验上升为全国共识;率先编撰《上海工程咨询优秀成果选编》(4集7本),让行业智慧得以沉淀传播。

亮眼的成果更印证了实力:上海工程咨询业获评的全国优秀成果及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奖项数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协会在行业监督检查、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建设等领域的先行探索,也为全国地方行业协会提供了“上海样本”。

人才强基:锻造产业智力高地

“人才是行业的灵魂”。针对工程咨询业综合型人才薄弱的痛点,协会将人才建设贯穿发展始终:累计组织行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构建起完善的培训体系;推动会员单位引进培育骨干,行业咨询工程师(投资)从成立时的97人激增至5416人;组建规划决策咨询、工程项目管理两个专业委员会及千余人专家库,为行业发展注入“智慧活水”。

如今,上海工程咨询行业单位职工中,高级职称占比达20%,硕博以上高学历占比 23%。优秀青年咨询工程师(投资)的脱颖而出,让青年人才站上行业前台,形成“尊重人才、引领发展”的良性生态。

面向未来:赋能战略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协会正带领行业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锚定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协会推动行业全面融入数字化、人工智能浪潮,加速绿色化转型,培育新业态。同时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完善自律服务体系,让工程咨询业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用辛勤与担当,书写了一段服务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动人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协会与行业同仁并肩,以昂扬的姿态和专业力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落地进程,用智慧服务持续嵌入城市前行的每一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能级提升留下扎实而深刻的印记。

2025-08-25 时永庆 ​——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智汇浦江二十载 筑梦行业谱新篇 2 2 建筑时报 content_29461.html 1 3 上海工程咨询业书写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建设答卷 /enpproperty-->